作者:伍绮诗,征服57文坛的华裔作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和俄亥俄州长大,父母均为科学家的她,是香港移民第二代.她毕业于哈佛大学英文系,后考取了密歇根大学的研究生院,获得创意写作硕士学位.在出版《无声告白》前,她已写作多年,小说及散文作品多见于各类文学期刊杂志.
《无声告白》是伍绮诗耗时六年写就的首部长篇小说,故事编排精妙细致,文笔沉稳内敛,一经出版便广受好评,成为2014年度极具实力且众望所归的黑马,不仅跃升为《纽约时报》畅销书,还获得包括美国图书电商网站在内的无数媒体评选出的2014年度图书桂冠.
《小小小小的火》是伍绮诗2017年的重磅新作,一经出版,便获得2017美国图书电商年度小说殊荣,随后一口气拿下27项年度图书大奖.《纽约时报》书评称赞此书道:"极端、剧烈、炽热,令人心碎不已,比《无声告白》更胜一筹."
面对人生,我们该如何做选择,在选择的基础上需要坚守什么、放弃什么.这就是这本小说的核心内容,也是现实中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从故事的结构来看,这部小说都是围绕着两位母亲,讲述了两个家庭内部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故事,人物各自都有各自的特色,也反映了两种完
全相反的生存价值个人生观.书中的伏笔居多,但是却没有影响到剧情的发展.
第一个家庭是:理查德森一家.
以理查德森太太作为代表人物.他们每一辈都生活在高克尔高地,在她大学一毕业就回到了家乡工作.在报社做了一名记者,编写各类当地的新闻,然后很快的就结婚生子.丈夫是一名律师,有着稳定的生活,老大莱克西聪明又漂亮,老二崔普阳光又帅气,老三穆迪爱格上胆小,所以生爱敏感,老师伊奇是一个爱格暴躁的、内心暗藏破坏心理的孩子.至少,在外人的眼里,这是一个幸福热闹的家庭.
他们住在中产阶级地区,从此就在这里扎了根,安居乐业,十年如一日按部就班的生活着.尤其是理查德森太太,她在生活上追求完美,遵守秩序.她的行事原则是非常务实的,这确实是他一贯的生活作风.在她的影响下,儿女们都非常重视穿着、说话,与正确的人交朋友.通过一系列上所谓的正确,创建美好的人生、小女儿伊奇反倒是一个另类,她反抗者她的母亲,她也代表着理查德森太太的反面.
如果没有遇见米娅,理查德森太太也许永远都会过着遵守规则的生活,从不会思考自己这样的生活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更不会问自己的内心是否快乐.
第二个家庭是:艺术家米娅母女一家.
米娅是一名艺术家,也是一名单身妈妈,和女儿珀尔常年都过着旅游式的艺术家的生活.她们俩的日常对生活上的物质需求是很低的,一辆汽车,载着娘俩的全部财产,她们可以随时上路,去自己想要去的地方.长期的流浪生活让米娅学会了不留恋,不管是在
物质上还是感情上.虽然生活上没有稳定的保障,可是生活上有足够的自由.虽然米娅没有一个体面的工作,但是能够用诗意和灵魂作者自己所喜欢德国工作,这样的生活才是人世间所向往的生活.
生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甚至有的家庭生活上的差别很大.如果查理德森一家代表的遵守规则,那么米娅母女俩就代表着打破规则,随心所欲.
当米娅带着女儿流浪到了这个中产阶级的小镇,当她以钟点工的身份来到了理查德森的家里,当她女儿珀尔与理查德森的孩子产生友谊
甚至爱情的时候,两种截然不如用的人生要么接纳,要么就彼此碰撞产生火花.
当两种生活环境与观念的人相遇时,必定会产生关联,会羡慕、会向往、会比较、会失望.珀尔羡慕理查德森家里的孩子都拥有这稳定的生活,理查德森的孩子有的会满足自
己的生活,也有的对米娅母女俩的生活感到羡慕和嫉妒.
人世间的人来来往往,生活也是这样的,这山望着那山高.假若自己站到山的对面那座山顶上,却又会觉得原来的那座山顶是自己比较满意的.
做着伍绮诗并没有贬低任何一种生活方式,而是让我们看到两个家庭,两种生活方式相遇后所产生的的比较、质疑和羡慕,互相的影响.
我们么一个人都处再某一个社会比较之中,总在和别人相处之中对照出自己,更加的认清楚自己,也不可避免会受到别人的影响.
两个完全不相同的家庭,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他们都在这场相遇中内心发生的微妙的变化.
理查德森家的两个女儿,因为自己与主流不同的行为方式而得到了米娅的理解和安慰,他们会想到自己如果是米娅的女儿,生活将会是怎么样的.
米娅的女儿经历着这么多年物质的匮乏又动荡的生活之后,看到理查德森过着安稳又富裕的生活,她渴望自己也会拥有像其他孩子一样有稳定的生活:有充足的零花钱,有漂亮的衣服,坐在温馨的家里看着电视,吃了零食.
理查德森太太看不惯米娅,甚至有点厌恶她.我们讨厌一个人往往是看见别人身上有的,自己身上也有,但却总是压抑着自己.那就是我们的荫影人格.
其实米娅发现自己的女儿希望得到安稳的生活,自己也在尽力给女儿所渴望的,但是并不遂人愿.
除了这两种生活方式和两种价值观的碰撞,这本书最能打动读者的地方还是它提出了一个特别富有哲学意味的问题:母亲应该给予孩子什么?孩子真正需要的又是什么?
为了筹学费,完成大学的课程,热爱艺术的穷学生米娅接受了代孕的合同,但是在代孕五个月的时候,带着孩子逃跑了,从此过上了流浪的艺术家生活.抛开违背
合约的话题不谈,孩子应该跟着富裕的父亲过着体面安稳的生活还是跟着母亲米娅过着一生都需要流浪的生活?这实在是充满了很多的疑问.
不管是母亲还是孩子做决定,都是非常困难的,都会有一点遗憾的.
因为在我们的选择中,永远都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里面就意味着要放弃一样.放弃那个我们未曾拥有过的生活,而我们的人爱又是非常的复杂和贪婪,往往对自己拥有的不珍惜,对自己的未曾拥有的生活保持了一度的幻想.
就像理查德森太太质问米娅,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女儿跟着她过着流浪的生活?米娅怼道:"我觉得你是在是缺乏想象力,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选择和你不一样的生活,为什么大家都不去住大房子、拥有大草坪、漂亮的汽车和办公室的工作,为什么别人会选择和你选择不一样的东西."这其实是让人诶非常恐惧的,认为自己现在的东西难得把握,所以就放弃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究竟是放弃了什么呢?
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就是一个复杂又矛盾的话题.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放弃从何说起?如果可以谈放弃,那放弃了这样的生活会不会觉得可惜呢?
读了这本书的读者其实都会忍不住问自己这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
愿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并且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坚定的走下去.